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盈江县旅游景点,以及盈江县十大旅游景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盈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大盈江
2、允燕塔
3、铜壁关遗址
4、盈湖公园
5、中国榕树王(独树成林)
6、刀安仁先生之墓
7、青云寺旅游区
8、凯邦亚湖
还有173条相关问答,更多盈江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云南瑞丽景点 云南瑞丽景点有哪些
1、大盈江风光纵贯滇西边陲的盈江县。其源头均在腾冲:一源出于双海和芹菜塘,一源发自古永狼牙山,两源流于盈江下拉线北部交汇后,始汇为坦荡自如的大盈江。大盈江末段进入虎跳石,过古里卡后即沿国境线走行,至与红崩河(又名南卯江)交汇处出缅境,此段又称太平江。江岸两壁间距仅7米,激流蜂拥而入,谷内巨石崛起,落差愈益增大,致使水波左冲右突。激流腾空,水花飞泻,数里深谷一片喧嚣。沿江而下,由于激流强烈下切,河道深邃,巨石横亘江心,崖泉飞瀑比比皆是。
2、凯邦亚是景颇语,意为山谷地。1993年,中国德宏与马来西亚合资在山下建了一个装机容量为6.3万千瓦的水电站,电站的蓄水库就选择了这片山谷地。这山谷地是高山上较为低凹的浅丘盆地。四周的山脉,形成马蹄形。在马蹄口筑了一道高45米、长74米的大坝,便把这8平方公里的山谷地变成了一个人工湖。径流面积达22平方公里的湖周山脉,多系亚热带原始森林。此地从夏到冬,从早到晚温差极小,高不过28℃,低不过10℃,即可避暑,也可避寒。
3、莫里瀑布又称扎朵瀑布,位于潞西、陇川、瑞丽三县市结合部的莫里峡谷,藏于山峦叠翠、万木峥嵘、双峰对峙的广弄山和广马山之间的热带雨林深处。清澈的泉水从60米高的悬崖陡壁倾泻而下,有“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景象,似一匹巨幅白绸在空中迎风飞舞,高峰悬崖间雪飞云涌,响声雷鸣,瀑布下又有温泉涌出,景观十分奇特。莫里瀑布为德宏乃至滇西南落差最大瀑布。“莫里”位于潞西市、瑞丽市和陇川县交接区的瑞丽市一侧,瑞畹桥东北约5公里处。莫里又被称作“扎朵”,相传佛祖曾在这里的温泉旁戒斋沐浴,后来留下了一只硕大的足印,为纪念佛祖的亲临,后人用大佛脚印的印巴利语“扎朵”称呼这里。走进莫里,你会感到有种神秘的感觉始终追随着,据说,这里是中国负氧离子最高的一个天然森林氧吧。
4、榕树在瑞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论山坝间、村寨里、道路旁都有种植,或独树成林,或相连成片。人们视榕树为神树,只种不砍。德宏的榕树在所有树种中占的比重最大。这棵树位于芒令村旁,远看路边左侧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瑞丽人称之为迎客榕。
5、迎客榕树型奇特,左右前后姿势多变,为众多影视专家所青睐,《边寨烽火》、《孔雀公主》、《带手铐的旅客》、《西游记》等十多部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著名影星王晓棠、刘晓庆、陈运和等均到此。
6、在瑞丽市内有一条长达1公里多的贸易集市街,被人称为“边贸街”。这里卖货的均是中缅边民,货物有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纺织等工艺品。
7、瑞丽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潞西市的一个镇,是去瑞丽市或畹町参加边贸活动和到缅甸作边境出国游的必经之地。德宏民族风情游览区,位于潞西芒市市区,占地面积近千亩。它把市区和市郊风景秀丽的孔雀湖风景区连在一起,一改省内外民族园、“民族风情园”构思,而采用博物分类的组合方式把德宏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情有机地搭配起来,强调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参观和参与相结合,民风民俗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总体展示与具体演示相结合。在游览区内设有民族活动中心广场,有风情村,融情村,有大金塔和宗教文化宫,也有当地少数民族古朴的村寨,有植物园、花卉园、有少儿游乐场、有民族风味餐饮街、有民族工艺品购物中心等。民族文化宫是八十年代中期建设的,属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该景区内的“周恩来总理纪念亭”是为纪念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出访缅甸时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一同来到芒市参加两国边民联欢大会所修建的,亭高27米,基座为四面八方形,大理石栏杆,设有20个门户,金黄色的多层次重檐层面,28只陶瓷金孔雀错落有致的装饰在飞檐上,建筑风格是以傣族建筑为基调,融入了缅式建筑的特点。
8、小乘佛教的寺庙。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这座寺庙虽然不大,占地面积尽3600平方米,但它确实享誉东南亚的著名南传上座部佛寺。据史书记载,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相传当时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舍弃官位,削发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树,便借树取名为菩提寺。三百余年来,屡遭战乱浩劫,破了又修,毁了又建,历经沧桑。
9、南甸土司衙门,也叫南甸土司司署。南甸土司头人刀氏龚姓,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明初随军征讨云南,因屡建战功,后升官定居于此,逐渐被当地土著傣族文化融合,成为汉傣文化融合的典范。原南甸宣抚司辖地广阔,实力雄厚,世袭为官二十八代,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边上地土司中影响很大。司署驻地曾几易其址,清咸丰元年(1851年)定居现址,历经三代土司的不断扩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完善成现规模。该建筑区按汉式衙门布局,由4个主院落,10个旁院落,47幢、14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可谓“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房屋规划整齐,主次分明,木制结构,粗梁大柱,青龙屋顶、雕梁画栋,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厢椿木,右厢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
10、土司府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土司府内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半副銮驾仪仗,清王朝赐给的官服、大印,以及贝叶经,历史照片,日常生活用具等。
11、瑞丽旅游淘宝场位于瑞丽市弄岛镇以西,界于中缅边境地带,全长十余公里,距市区约35公里,占地60公顷。这里是世界著名的宝石成矿带,沿清澈的南姑河绵延约10多公里的瑞丽旅游淘宝场,是宝玉石成矿中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以蕴藏红、蓝宝石而闻名中外。
12、南菇河上游是中国边境上的宝玉石矿带,属中缅宝玉石矿带的一个部分。因其宝石分散,开采费用高,缺乏开采价值。然而随着山水冲刷,不少大小宝石被冲到河里,沉于河床,混于泥沙之中,因其量多,只要去淘,多少都有收获。淘出的宝石有的只供观赏,无经济价值;有的可做首饰挂件;若有走运者,也能淘到价值不菲的翡翠原石。
13、姐勒金塔,傣语称“广母贺卯”,意为在坝子马头的塔,距云南瑞丽市东北公里,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
14、旧塔塔身用土坯建造,主塔高10余米,周围以数小塔围之。后经历代土司主持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整修装饰,到民国年间,10余米主塔直入云天,其外环列车员7座小塔,外表涂上金粉,主塔顶冠贴以金铂。塔其围有一圈石栏,四周置石雕狮像。塔周古树参天,见者无不为之赞叹。1969年,古塔却毁于一旦。于1981年重新开始修建新塔,历时数年,在原塔其上重现了旧塔原貌。新塔采用砖土结构,主塔较旧塔高10余米,外围小塔,依次渐小,主附塔顶均冠于金铂华盖,微风过处,风铃叮当.姐勒金塔修复后,每年泼水节前,佛教徒都在此举行佛事。境内外佛爷、和尚、尼姑纷纷前往讲经颂佛。姐勒金塔是东南亚著名的佛塔之一。
德宏盈江晚上哪里好玩
德宏盈江凯邦亚湖好玩。
德宏盈江凯邦亚湖被称作是一处“云南的千岛湖”景点的,这里分布着各种岛屿,湖水清澈,两岸景色更是旖旎自然,植被丰富,是一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
这处德宏盈江凯邦亚湖,景色优美,湖光山色,植被茂密,生机勃勃。
湖水清澈旖旎,大家泛舟湖上,可以清楚的看见这里嬉戏的鱼儿的。
山间还有着景颇村寨的,这些村寨错落有致,走进这里,感受着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着山间的静谧,这样的一处地方,真的可以说是让人向往的。
景区内主要是有着自然景观游览和自然游乐两个部分的,其中自然景观是包括有着野生飞禽生态游览区、岛屿观光游览区、亚热带果园游览区、水源自然观光游览区。
平原镇(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详细资料大全
平原镇是由原平原镇、岗勐乡及莲花山乡合并而形成的一个镇,全镇国土面积386.3平方公里。东与新城、旧城两乡 镇相接,南与弄璋镇相邻,东南的山梁林地与陇川县的护国乡接壤,西与昔马、太平两乡镇相连,北与勐弄乡接壤。平原镇地处县城,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境内旅游景点胜多,民族风情浓厚。是盈江县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连线15个乡镇的桥梁和纽带。同名的还有福建省平潭县平原镇。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平原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 下辖地区 :15个村(居)委会 电话区号 :0692 邮政区码 :679399 面积 :386.3平方公里 车牌代码 :云N 平原镇简介,沿革,基本情况,地理气候,人口,经济,旅游,特色产业,科教文卫,新农村建设,地图信息, 平原镇简介 平原镇位于盈江县中部,县 *** 驻地。东与新城乡、旧城镇相接,南与弄璋镇相邻,东南的山梁林地与陇川县的护国乡接壤,西与昔马、太平两乡镇相连,北与勐弄乡接壤。面积384.31平方千米,人口5.35万人(2006年)。辖3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永胜、新建、盈东社区、门町、勐展、胜隆、芒璋、拉勐、富联、丙辉、新莲、兴和、拱腊、高里、陇中。镇 *** 驻小平原。 云南省对外开放边境口岸。省道公路北连梁河县、腾冲县,南接陇川县、瑞丽市。跨国公路可通缅甸联邦八莫、密支那。古迹有允燕塔,主塔高15米,并有附塔47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民国时期属莲山设治局,1951年为莲山县府驻地,1958年莲山、盈江两县合并,设县城于平原。1974年建平原镇。1997年,面积53.89平方千米,人口2.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40.05%,其中傣族8498人,景颇族1701人,辖新建、勐盏、勐町、永胜、胜隆5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岗勐乡和莲花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平原镇管辖。 [邮编]679300 [2008年代码]533123101:~001新建居委会 ~002永胜居委会 ~003盈东居委会 ~004盈湖居委会 ~005允燕居委会 ~006盈垦居委会 ~201门町村 ~202勐盏村 ~203胜隆村 ~204新莲村 ~205兴和村 ~206拱腊村 ~207高里村 ~208陇中村 ~209芒璋村 ~210拉勐村 ~211富联村 ~212丙辉村 附:盈江农场 始建于1952年,地处盈江县城内。总面积1955.76公顷,总人口6776人。农场下属四个分场、30个农业生产队。农场场部驻平原镇永胜路56号。邮编:679300 代码:533123401 附:莲花山乡位于盈江县中部。距县城7.5千米。原与平原统一建制,至1984年建莲花山区,1988年改为莲花山乡。1997年,面积279.57平方千米,人口1.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3.91%,辖新莲、兴和、高里、拱撒、陇中5个行政村。 附:岗勐乡位于县城东2千米。1987年建岗勐乡。1997年,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0.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79.66%,辖芒仗、那勐、丙辉、富联4个行政村。 基本情况 平原镇地处县城,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境内旅游景点胜多,民族风情浓厚。是盈江县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连线15个乡镇的桥梁和纽带。 平原镇是由原平原镇、岗勐乡及莲花山乡合并而形成的一个镇,全镇国土面积386.3平方公里。东与新城、旧城两乡镇相接,南与弄璋镇相邻,东南的山梁林地与陇川县的护国乡接壤,西与昔马、太平两乡镇相连,北与勐弄乡接壤。 平原镇是盈江的重要交通枢纽,市场完善,商品交易繁荣,是盈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通讯设施,有较好的投资环境。 地理气候 平原镇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各种亚热带农作物栽培和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大盈江和盏达河贯穿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民族风韵浓厚。 平原镇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是盈江县粮、蔗主产区之一。大盈江两岸风光秀丽,依山傍水,素有天然公园之美称,凤尾竹环绕的自然村寨,具有浓厚的傣族风情特色。平原镇具有很好的旅游业开发前景,且森林覆盖率比较高,动植物种类繁多,具典型的亚热带气候。 奶水牛养殖 大盈江和盏达河贯穿境内,境内水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山地地形千姿百态,光、温、水、气、热的分布不同,形成的气候环境不同,自然气候有垂直性,山坝具有光照好、地势平坦、热量高、雨量充沛、气候条件优异,适宜发展粮食、甘蔗、香蕉、咖啡、坚果等多种亚热带、温带经济作物。 人口 全镇辖15个村(居)委会,85个自然村,160个村民小组,52个居民小区,14388户54040人(1269名党员),其中:汉族15714人,傣族19971人,景颇族13702人,傈僳族3638人,其它民族1015人。现有耕地面积64275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19亩),其中水田45981亩,人均水田面积0.85亩,旱地面积18294亩,人均旱地面积约0.34亩。农业人口30477人,占总人口的56.40%;城镇人口23563人,占总人口的43.60%。 经济 平原镇生猪存栏23358头、大牲畜存栏7194头、羊存栏3016头、家禽存栏75071只,比2006年增幅1.4%、11.7%、 0.7%、1.1%。2007年12月6日,全镇完成私营企业收入796万元;完成个体工商户收入6504万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08.99万元,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28.16%;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2420.69万元,占县下达任务数的61.43%。 平原镇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8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4元。种植业和养殖业仍然是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 1、种植业。2007年种植水稻34005亩,总产1463.4万公斤;甘蔗46821亩,总产甘蔗23.8万吨;小麦4249亩,总产118.2万公斤;包谷14734亩,总产385.2万公斤;冬季马铃薯5124亩,总产1205吨;香料烟292亩,总产3.65万公斤。瓜果3861亩,总产37176吨;蔬菜7314亩,总产4656.9吨。油菜3403亩,总产380吨。2007年种植管理茶叶1902亩,总产干茶13.25万公斤;小粒咖啡3316亩,总产鲜果33.42万公斤;澳洲坚果2647亩,其中收干果1.2万公斤;核桃2180亩,总产2.31万公斤;草果1954亩,总产干草果17.14万公斤;八角90亩,总产4400公斤。种植业总收入6720万元。 大盈江风景区 2、养殖业。2007年全镇生猪存栏20031头,出栏肥猪25213头;黄牛存栏1545头,出栏278头;水牛存栏4869头,出栏467头,其中:摩拉挤奶水牛存栏54头,年产水牛奶52100公斤;山羊存栏3147头,出栏1200头;禽只存栏102184只,出栏129603只;产蛋618.48万公斤。实现养殖业总收入3025万元。 3、交通运输业收入为490万元。 4、餐饮服务业收入为114万元。 5、劳务输出183人,创造收入133万元。 6、个体工商收入达238万元。 7、其他收入达384万元。 旅游 大盈江风景区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允燕佛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盈湖公园是县城中一个美丽的景点;还有闻 名盈江坝的户勐温泉度假村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大盈江风景区 发源于云南腾冲县的大盈江,流入盈江县旧城区下拉线之后始叫大盈江。从盈江县境南奔江口流出国境,进入缅甸的分伊洛瓦底江。大盈江全长204公里,盈江县境内长145.5公里。两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特产丰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二、允燕佛塔 位于盈江县城以东1公里的允燕山上,是云南小乘佛教最重要的佛塔之一。 允燕塔坐南朝北,从参天荫绿的榕树旁,顺着4米宽、80米长的水泥台阶上至塔的前沿就可通览塔的全貌。这是一座缅式佛塔,塔基平面呈正方形,该塔底部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由一座主塔和40座小塔组成,从塔基起,塔座分四层,逐层内收升高,托直圆锥塔体,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均呈方锥体形。将佛教文化和傣族传统建筑融为一体,高低错落,气势雄伟。 特色产业 1、优质稻:2007年种植面积11116亩,总产412.6万公斤。 2、冬季马铃薯:2007年种植面积5124亩,总产1万吨。 3、香料烟:2007年种植面积805亩,产量10.4万公斤。 4、小粒咖啡:2007年末面积3871.42亩,已投产2941.76亩,总产为2500吨。 5、澳洲坚果:2007年末面积7309.6亩,投产1000亩,产量25吨。 6、在畜牧业上主要有:摩拉挤奶水牛,2007年存栏375头,其中产奶牛54头,年产水牛奶54000公斤。 科教文卫 平原镇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教育资源丰富,辖区内共有县级中学4所;镇级中学1所(莲花山中学),在校学生550人;国小31所(其中完小21所,教学点10个),在校学生4515人;幼稚园11所,在园幼儿1200余人。 2、“两基”工作通过州、县验收,小学生完学率为98.83%,国中升学率为38.6%,国中毛入学率78%,辍学率为3.5%。 3、2006年至2008年共在6个村10个村民小组开班,培训家长1200人次,其中:棒腮家长学校成为州、县典型试点,并受到高度赞扬与评价。 平原镇文化事业逐步繁荣: 1、扩大卫星闭路电视覆盖面,有卫星地面接收用户807户,天线813口;岗勐、莲花山片区有10个娱乐场所。 2、新建文化活动室16个,投资65.6万元,改扩建文化活动室15个,投资37万元,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 平原镇有镇级卫生院3个,镇级计画生育服务所2个,村级卫生所33个。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的建立为平原镇民众提供了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已基本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画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 新农村建设 全镇共有各类科技人员114名。其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24名;农机技术推广17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8名;林业技术推广18名;甘蔗种植技术24名;香料烟技术推广13名;咖啡技术推广14名;沼气能源建设技术推广7名;医疗卫生6名;食用菌技术推广10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50人;中级职称的11人;初级职称的1人;一般技术员52人。 在农村推广普及和农业科技项目主要有: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甘蔗“三高”种植和管理技术;冬季马铃薯、香料烟、冬包谷、小春、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咖啡、坚果规范化种植和管理技术;茶叶、草果、规范化管理技术;畜禽品种改良和防病技术;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套用技术;沼气能源建设和套用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农村卫生保健等方面。 2007年共召开各类农村科技培训会263次,参加人数达25610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参加人数达80人次。发放各类科普资料31000份。 地图信息
地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象城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盈江县旅游景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盈江县十大旅游景点、盈江县旅游景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