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龙祠旅游景点,以及龙祠旅游景点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台山广海镇旅游景点
- 2、武当山必看的特色旅游景点
- 3、黄姚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 4、临汾有哪些景点值得一看?
- 5、丹阳有哪些景点?
- 6、龙祠泉源保护区需要门票吗
台山广海镇旅游景点
1、广海镇古城墙
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汤和于濒海筑城御倭寇,洪武二十年(1387年)命都司花茂开始筹建广海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胡大海督五营兵马兴建广海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竣工,因南临大海,海潮湿润,命名“溽城”。从建城算起,广海已有600多年历史。
现时的古城墙只剩下东门的一段长约200米,高约7米。
2、溽城古刹灵湖古寺
“灵湖古寺”位于广海城东的象山脚下,坐北向南,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寺前有一开阔空地,再前有一条由海浪冲击堆积而成的沙堤。三里多长,横亘在莲花、虎头两山之间,截水形成一湖,古时称之为“圣塘”。附近有“龙祠”,“灵湖”向海不远处,有两个小岛屿,当地人称之为“大排、小排”,岛上树木葱茏,随风摇曳,状似“灵湖古寺”的灵台香烛。
3、游览胜地海永无波公园
天顺二年(1458)张通平倭大捷,写下“海永无波”四个大字,并由徐海摩崖刻上,以寓匪患已平,海面再无寇害之意,宣示民众祈求国泰民安的心愿,亦为获海贼记功而作。石刻左边有“钦差总督备倭都督张通书,巡视海盗副使徐海刻”的题款。
2002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海永无波”摩崖石刻(含波恬万顷)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天后宫
位于南湾紫花岗山下,又叫妈庙。是明朝末年(1638),为纪念林默娘,由广海民间集资兴建的。1950年,南湾天后宫用作课室,开办渔民小学。
1991年,旅香港的渔民和流动渔民协会捐资重修。现“天后宫”前后有两大殿,两边副厅有四间,后殿供奉天后圣母和四大金刚,两侧供奉十二金花夫人、观音菩萨,前殿两边供奉财神、德福、医灵公、地藏王等。每年,香港友谊团、花炮会都提前在农历三月十六日回来参拜妈祖。三月廿三“娘妈诞”都举行纪念活动。
5、烈女坟
位于广海城西500米,往汶村公路右侧山麓。墓碑上刻着“明烈女彭大娘墓”,墓地后枕青山,前眺碧海。
按府志所载,彭大娘是明代广海统领彭景祥之女,自幼丧母,年十八,未婚,世居广海城西硖石街。隆庆四年(1570),倭寇陷广海城,父兄战死,倭寇头目率贼众搜掠至彭家,见其貌美,欲施强暴,彭小姐不甘受辱,厉声骂贼,戕贼不遂,自刎殉身。死后僵卧三日,面色如生。贼去,邻里乡亲感其节烈而葬之。坟前立碑,上书“烈女坟”。
武当山必看的特色旅游景点
武当山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据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代有开拓扩建。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1994年12月,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于武当拳而出名的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
到武当山必看的几个旅游特色景点:
金顶朝拜
登武当,金顶必然不能错过,五一期间,这里将举行金顶朝拜、道教斋饭、祈福转运、信物开光、周易预测等活动。宫观内会听到悠扬婉转的鼓乐声,会见到道众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式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殿堂)里翩翩起舞。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还使用钟、鼓、磬、钹、笛、锣、笙等乐器演奏乐曲,乐曲随道场的进展而有不同的节律、曲调,道家音乐的空灵会让你置身仙山,如入仙境。
紫霄问诊
紫霄宫,有“云外清都”之誉,数百级石阶依山叠砌,层层崇台气象森严,殿堂楼阁鳞次栉比,红墙翠瓦宏大壮观,极具皇家道场气派,是武当山现存最完善的宫殿之一,现为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武当山有“十道九医”之说,在紫霄宫,有医术高明的道医坐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到这里看看,请这里的道医为自己把把脉,或许会有另一番收获呢!
逍遥谷看猴
逍遥谷是武当山景区内惟一的水上游览和生态旅游区,为满足游客需要,方便游客游览,目前逍遥谷已经建起了古栈道,从玉虚岩至琼台先观修建了游步道,形成逍遥谷、琼台中观、金顶一个旅游环线,丰富和完善了逍遥谷生态游内容。逍遥谷目前已是山花烂漫,满目葱茏。除了观赏秀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还能看到顽皮的猕猴、二十四涧水长流以及专场武术表演等。
八仙观品茶
春茶正香。武当自古出道茶。古代道人精选茶树,以独特工艺制茶,潜心研究道茶养生之术,形成久负盛名的武当道茶。到武当山,当然不能错过八仙观的武当道茶。武当道人介绍,道茶妙用有三:一是饮茶消病,二是饮茶养生健身,三是修身养性。饮道茶可品味人生,参破“苦谛”。在这里观看茶艺表演,品尝道茶,初品道茶者会体会到一杯苦、二杯甜、三杯味无穷,嗜茶者则有“两腋清风起,飘然欲成仙”之感。
黄姚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黄姚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一、古镇石板街
黄姚石板街是黄姚古镇较出名的景观之一,目前有8条,分别为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安乐街、连理街、龙畔街、山磅街。
二、带龙桥
带龙桥右岸为见龙祠,累了可坐在石凳上歇息。桥边多怪石嶙峋,眼尖的不妨寻找,乌龟、骆驼和巨蛇每一个都惟妙惟肖,自有传说。
三、仙人古井
仙人古井是黄姚古镇景点之一,古井的泉水常年翻腾而涌,无论多旱多涝,始终保持不变。
四、龙爪榕
龙爪榕因其气根形似龙爪而得名,已有500多年树龄。从正门进入沿右岔路寻去即可见。
五、郭家大院
郭家大院是黄姚古镇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院子祖先可是盛唐有名的将领郭子仪。
占地面积约20多亩,有接龙门、太平门等四处门楼,门前有池塘和花园,四周有高高的石砌围墙,屋舍近百间。宅第设计巧妙、严谨,所用的砖,每一层都是用一大一小两块砖砌成,层层码靠。
临汾有哪些景点值得一看?
1、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的景色,四时各异,寒冷的冬天冰封河面;春天汛期时河水咆哮,如雷贯耳;每年的盛夏初秋,是黄河水量最大的季节,此时的瀑布最为壮观。
2、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全国著名的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人工景区。
3、洪洞广胜寺
位于洪洞县东北17公里处的霍山南麓,建于东汉建和年间,明代时重修,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光秀美, 历史 悠久。
4、云丘山景区
云丘山景区,位于临汾市乡宁县境内,景区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景区内最高处是海拔约1600米的玉皇顶米,景区内风光秀丽,林木茂盛,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5、古县牡丹文化 旅游 区
古县牡丹文化 旅游 区分为牡丹主景区、汉白玉牡丹仙子像、南山飞瀑等景点。古县三合牡丹号称“天下第一牡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其中还有清澈若镜的人工湖泊散布其间,山偎水,水绕山,身临其中,如诗如画。
6、丁村民俗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建于1985年,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来自网络
尧都区-尧庙 华门 尧陵 仙洞沟 铁佛寺 汾河公园景区
洪洞-大槐树 广胜寺
襄汾-丁村 陶寺
安泽-旬子文化公园
乡宁-云丘山
吉县-壶口瀑布 克难城
隰县-小西天
曲沃-晋国遗址
蒲县-东岳庙
霍州-霍州署衙 七里屿 陶唐屿
永和-乾坤湾
每个县市都有几个望大家添加吧……
临汾 历史 悠久,是 华夏民族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 华夏第一都 ”之称。
简单介绍几个景点: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世界上少见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是陕西宜川县,黄河以东是山西吉县。壶口瀑布山西处,位于山西临汾市吉县城西45公里处。壶口瀑布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最佳 旅游 时间分为两段,一是每年的4-5月份,瀑布附近桃花盛开,岸边冻结的冰块开始融化,一派春意盎然,被称为“三月桃花汛”。二是每年的9-11月份,此时雨季刚好过去,时有阵阵秋风吹过,常伴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春、秋两季水量较大,水流拍击声如雷鸣般,比平日更加震撼。
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是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 大槐树寻根 祭祖园内,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寻根祭祖, 余亚飞 诗云: “拔地巨槐冲碧汉,相承一脉密分枝;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 。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寻根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尧庙位于侯马北60余公里处,距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尧庙汉魏时代始建于汾西古平阳城,晋惠帝元康年间徙尧庙于汾东原上。唐显庆三年( 658)徙庙于城南今址。历代修葺,屡遭战乱,今存山门、五凤楼、广运殿、寝宫等、棂星门、仪门已毁。 山门正中门额嵌“古帝尧庙”四字,旁门东刻“就日”,西镌“瞻云”,意为人们依就如葵花向太阳,万民瞻望如五谷盼甘霖。山门以南两旁栽植柏树,原东西厢房百余间无存,仅有零散竖立着的历代碑石。西边新迁建琉璃九龙壁一座,面东。正面耸立五凤楼,雄奇俊秀,原名光天阁,意为尧舜光天下之明。楼下有三个砖券门洞直通中院,楼上重檐之下,围设围廊门台,登高望远,宫内外景物尽收眼底。顶上脊饰陶俑31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五凤和鸣象征天降仁君,君臣团结,河清海宴,国泰民安。穿过五凤楼,便是尧井亭,亭形六角,周设围栏,井深十米,上加篷盖,传说为帝尧亲凿,实为启示后人饮水思源,不忘帝尧功德。原来两侧的獬羊亭、冥荚亭今已无存。现存对称的四株古柏,一日柏抱楸、二日柏抱槐、翠柏丛中紫红楸花、洁白槐花盛开。三日鸣鹿柏,四日夜笑柏,传说曾有梅花鹿来树下嘶鸣。夜笑柏或说原产于印度,每年腊月三十日夜,树上沙沙作响,似笑语声,故名。
临汾是位于晋南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数不胜数,小西天,广胜寺,苏三监狱,人祖山等等,简单介绍一些有特色的景点。
一、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
吉县黄河游览区,位于山西省吉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游览区这一带,又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几千年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 历史 事件发生在这里
广袤富饶的山西晋南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东凭中条之峻,西依吕梁之险,南临黄河之堑,一条汾河纵贯,蕴育出自远古旧石器时代丁村人以降的悠久 历史 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更有“尧都平阳”、“夏墟”……
五、云丘山。
云邱山位于关王庙乡大河村、坂儿上村境内,此山层峦叠嶂、奇峰嶙峋、峭壁千仞、气势磅礴历代就是晋南胜景之一,古有“南有武当,北有云邱”之说。山上有梯子崖,一线天、回心石、腊台、天梯等自
临汾地区的文物古迹比较多,景点景区也不少,如果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就离临汾市区比较远一些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景区,同时它也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洪洞大槐树不远处还有一个苏三监狱,是中国目前仅存的一座明代监狱,在离洪洞不远处的霍山脚下,还有一座在当地比较有名气的广胜寺,离临汾市区不远处还有一个 旅游 景区云丘山,接下来就要属中国的第二大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当年柯素良飞越黄河就在此地,临汾还有尧庙、千佛洞、千佛崖、铁佛寺、飞虹塔、鼓楼、还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门叫华门,华门是后来建筑的。还有许多小的景点,隰县小西天、蒲县的东岳庙、古县的牡丹文化 旅游 区、吉县的人祖山风景区。
如果到临汾游玩的话,应该首选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旅游 景区,因为洪洞大槐树 旅游 区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也是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它主要分 历史 景观和文化景观两部分,景区有二代、三代大槐树和千年槐根,景区景点大约有五六十处,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数以亿计,到今天已经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和2000多个县市,还有部分移民海外,分布的国家大约有100多个,在亚洲、在美洲、在欧洲、在非洲、以及大洋洲都有从这里出去的移民,这里也是外出游子寻根的地方。
在山西临汾,好玩好看的地方有很多。下面我就来具体为大家推荐几处。
一、黄河壶口瀑布
说到临汾最值得一看的景点,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吉县的黄河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晋陕大峡谷,在此形成了一个高低落差约为50米的天然大瀑布,绝美而壮观。在景区内外,游客还将听到这条黄色大瀑布的“惊涛怒吼”。说它是大自然中难得一见的奇观,绝对不为过。
二、云丘山
如果你喜欢山水自然风光,也一定不要错过临汾市乡宁县的云丘山景区。该景区和壶口瀑布一样,同属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云丘山不仅拥有秀丽美好的山水之景,能够让人忘却城市的喧嚣和生活中的烦恼,而且道教文化兴盛,文化底蕴深厚。有机会来到临汾,不妨去那里呼吸一下最清新的空气,体验一下此处独特的文化氛围吧!
三、洪洞大槐树
说起洪洞大槐树,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可能从小就听过大槐树移民的故事。每年,洪洞大槐树景区都会举行寻根祭祖大典、大槐树文化节等活动,数以千计的游客从祖国各地甚至外海赶来,前来寻根祭祖。景区内建设有祭祖堂、碑亭、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文化景点。对于心中怀有“大槐树情结”的人来说,非常值得一游。
四、晋国博物馆
接下来再推荐一个来到临汾绝对应该去逛逛的地方,那就是位于曲沃县的晋国博物馆。此处出土了多座晋国诸侯及夫人墓葬、车马坑等,对晋国 历史 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哦。
您说的是临汾市区还是临汾?要是整个临汾的话,只观看全国独有的特色景点得您一个多月!
临汾拥有大约10万年的文化遗址,4500年前就建国都,作为“华夏第一都”,无论风景、 历史 、文化都是无法复制的,来临汾玩算是来对了!
我给您介绍一个三日以内的特色线路!
来临汾的第一个景点:
吉县壶口瀑布:天下奇观值得一去(不见黄河心不死)
乡宁县云丘山:天下最美的山(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云丘天下美)
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黄河魂、中国根)
由于临汾名胜古迹、红色记忆、秀丽风景着实太多,无法一一介绍!
呵呵,本人临汾人,觉得临汾真没好玩的地方,尧庙华门真心觉得没意思,倒是各个县里有些可玩的地方,霍州的淘溏峪,周边的蝴蝶谷,这俩地方还行,吉县的壶口瀑布,壶口景区往西有个阎锡山的旧址,再一个就是洪洞大槐树,其他还真没觉得有啥
临汾的 旅游 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比较著名的有吉县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还有尧庙,华门,天下第一洞房仙洞沟,古县牡丹园,广胜寺,丁村遗址,要说临汾标志性的建筑那就是公共厕所了,这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临汾市尧都区里有尧庙,华门,烈士陵园,河西有龙祠,仙洞沟和姑射山,周边地区,在乡宁县比较出名的是云丘山风景区,在吉县有壶口瀑布景区,在洪洞有大槐树景区,在曲沃有个晋国博物馆,欢迎补充
丹阳有哪些景点?
丹阳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参究
号称文物之邦的古城丹阳,地处江南,是南北朝时齐、梁两朝萧氏帝王故里,历经六千年华夏文明润泽,名胜古迹城乡到处可见。外地人来丹阳,想看看丹阳的山水风景与名胜古迹,有哪些去处呢?本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列述与下,谨让四海游客参考。
1, 天地石刻园AAAA
这是亚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园。坐落在城西北胡桥乡秀丽的凤凰湖畔,拥有40万平米的景观面积,1.5万平米的建筑面积。石刻园内展列上至西汉,下至民国,跨越2000年的8000余件石刻珍品;园区特设一厅七馆的室内石刻主题区,石塔石佛荟萃,麒麟天禄成群,石兽碑碣林立,小有几十斤,大至20多吨,个个形态逼真、呼之欲出。石刻均为加拿大籍华人吴杰森先生毕生所捐赠。馆藏之多,规模之大,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是集文化鉴赏与大众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园内还有一只2011年出土的翘尾天禄,这是南朝石刻群中的新成员,其形制仅见于丹阳,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浏览石刻,欣赏湖光山色,是到天地石刻园一游的收获。
2, 延陵季子庙AA
季子庙景区位于丹阳市西南16公里处的九里村,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吴季子而建的寺庙。季子名季札,又称延陵季子。吴王寿梦的第四子,是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文艺评论家。他自幼聪慧、懂礼仪、有德行、才智过人,是杰出的德者,贤者,仁者。季札仰慕秦伯遗风,三让王位,成为了千古的美谈,在中国的历史上被称为“至德第三人”。之后他隐退延陵,死后葬在九里镇,其后人为了纪念他,以古吴为姓,尊季子为延陵吴氏的氏宗,建庙祭祀。自秦汉以来,季子庙的香火不断,已延绵两千多年的历史,宋朝,季子庙被册封为嘉贤庙,季子也被称为嘉贤大帝。清朝的时候季子庙规模宏大,尤其是大殿,宏伟高耸,数十里以外,就可以看到殿宇屋顶,季子庙一度成为这一带最大、最繁华的道家寺庙。
季子庙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是有珍稀的孔碑,八字碑等名胜古迹,更得益于这里有世上独有,被誉为“天下奇观”的千年古井──“沸井涌泉”。据记载,古代这里有井百口,其中一部分是沸井。现存古沸井有六口,井水三清三浊,彼此毗邻、大者如沸腾的开水,小者如鱼儿呼出“水”气。稍远看去,井栏古朴典雅,神韵别具;走近细瞧,井内水面翻腾鼎沸,滚浪有声。井水可直接饮用,且味道各不相同。这奇特的景观令游人稀奇不已,有人将其与黄山、九寨等相提并论,誉为“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九里归来不看泉”!
3, 嘉山龙庆寺AA
嘉山,在丹阳以东后巷镇,九曲河畔,海拔虽然只有149米,却是“横卧长江边,壁立千仞,状如伏牛”,山势逶迤,这在一马平川的江南倒也并不多见,颇具特色。山的南部,石怪水秀,幽雅清静,郁郁葱葱的林木中,掩映着名噪千年的古寺--嘉山寺。
嘉山寺又名龙庆寺。初建于北宋绍圣七年。明宣德,万历时两次修葺,一度有房屋94间,曾有“复礼”、“显庆”、“旌孝”、“真珠”四大禅院,寺宇庞大,供奉释伽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和地藏王菩萨。
嘉山寺寺前有一数亩大小的龙池,池上有亭,传说是白龙的化身;寺内有一古井,上窄下阔,地下最阔处有半亩大小;井水甘冽,且无论多大的旱灾之年,从没干涸过。
嘉山寺依山傍水,远近闻名。相传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曾两次到嘉山寺,并御笔亲赐“龙庆禅寺”匾。嘉山寺因此得以与镇江金山的“江天禅寺”齐名,人们“烧香去金山,先要到嘉山”,而由于“嘉”与家同音,使众信徒更感亲切。
近些年,嘉山寺经过多次修缮,已建成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斋堂、地藏殿、三圣殿、观音殿、客堂、祖堂、法堂等建筑,占地40多亩。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匾的藏经楼,现收藏有中国佛教协会赠送的“房山石经--大藏经”一部。
龙庆禅寺属曹洞禅宗,现任主持释礼相为曹洞禅宗第四十九世,法名为法性。如今,这里佛徒香客云集,每到农历二三月间,龙庆庙会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
规划中的嘉山旅游风景区以佛教文化为依托,利用采石宕口山体,化劣为秀,在上面雕刻巨形《金刚金》,形成“天下第一经山”,在山顶、山腰重建菩萨院,形成“江苏佛教名山”,利用山中旧有的防空洞,建全国“第一罗汉洞”。在山顶建宝塔,形成“宁沪第一塔”景观,并恢复古刹规模。另修七峰山景区,包括修建七峰山庄,开采千亩七峰湖面,造千亩七峰竹海,再现水乡特色。向北以管山等为中心,建设千亩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区、千亩森林公园。
4, 皇堂白龙寺
白龙寺原名龙母祠、慈感庙,俗称白龙庙,始建于梁大同元年(535年),由里人奉梁武帝旨而建。相传古时有个吴女,名善珍。某日,与其嫂一起汲水,偶拾路上遗卵三个,揣怀而归,然三卵不知所去,遂孕。于五月十八夜,忽产一青龙飞天而逸。旋腹中乃呼:“我白龙也,当升飞,应从胁出。”果破胁而生。白龙令母闭目,负以凌云。母闻空中雷雨大作,甚惧,睁目视之,随即堕地而死。白龙见母殁,悲伤欲绝,即着地跳跃,陷数十里为塘,从此这里有了白龙塘。此事大闻于天下,武帝感事,下诏赐塘地廿亩建庙,并敕封“慈感”额名。明正统年间重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十三年帝赐“普天行化”金字大匾,并旨令冬至加祭一次,永为惯例。咸丰十年(1860年)遭兵燹。1960年又遭毁坏。1996年9月释礼相多方筹资,次年修复大殿、长廊、天井等,改名白龙寺。该寺目前占地30余亩,两面环水,寺周空旷幽静,一派田园古寺风光。寺内现建有江苏省第一石塔、又称万佛塔,还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千佛殿、放生池等多个景观建筑,气势恢宏,与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近年来,四方的游客、香客纷纷慕名而来,或观光、或进香、或踏青,千年古刹重又焕发了光彩和生机。
5, 南朝帝王陵墓石刻
在丹阳大地上,有一座座高大精美的石兽雕刻,它们雄浑魄丽、流畅生动、蓄势待发,极富动感,乃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他们的艺术价值可以和同时代的北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相提并论。它们就是驰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都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只有帝王和王侯才享有,因此神道石刻往往形制巨大,雕刻精美,是权贵的象征。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神兽分三种:天禄、麒麟与辟邪。三种石兽形态基本相似,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张口露齿,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利爪毕现,纵步若飞,神态威猛庄严。天禄顶部雕饰双角,麒麟为独角,而辟邪则无角。在南朝陵墓石刻中,天禄与麒麟仅见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诸侯王墓,等级严明,不能随意僭越更改。
丹阳的萧氏家族成了齐、梁两代的帝王后,不忘叶落归根,纷纷在故乡建陵安葬,按照帝陵的礼制,镇墓神兽大都为天禄、麒麟。而南京多为齐、梁两代的王侯墓,其陵前镇墓神兽为辟邪。所以,天禄便成了丹阳的象征,辟邪就成南京的象征。有“丹阳的天禄,南京的辟邪”之说。
石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而南朝陵墓石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地位举足轻重。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煜煜生辉,光垂后世。1988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阳南朝石刻主要地点为陵口镇萧梁河两岸、狮子湾、仙塘、前艾庙、金王陈村、烂石垅、三城巷、水经山村等八地十一处,二十六件,其中有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齐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齐武帝萧赜的景安陵、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以及金王陈村、烂石垅、水经山村已经无从考证而失名的陵墓。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动,气魄雄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此外,新近在三城巷又发现了二根南朝石柱,一块方石,出土了一只石天禄。这样丹阳的南朝石刻数应当是30件了。这些陵墓石刻屹立在乡野农田中,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淋,战争变革和人为破坏,已经风蚀严重,大部分残缺不全。尽管如此,南朝陵墓石刻还是以它的残美古韵呈现出完美的造型,让游客惊叹不已。
6,总前委纪念馆
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座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北侧,旧址为戴家花园,也是唐朝香岩寺的旧址,建于1934年。现有二层楼房三间,建筑面积254平方米,门楼一座,园内天井占地1344平方米,是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解放上海的前线总指挥部。
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战役胜利后,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从南京到达丹阳,在这里组织和指挥了上海战役,并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事务上为接管上海进行了紧张准备,使上海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取得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双丰收。
1949年5月6日——5月26日,邓小平、陈毅一直住在这里主持全局工作。这里会聚了中共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还会聚了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和上海局等领导机关及主要领导干部;还有党、政、军、财、文各界精英,总人数达3万多人,这是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为江苏革命史增添了壮丽篇章。
1991年7月31日,总前委驻丹阳旧址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19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中共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展厅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光辉的征程”,采用实物模型融合油画等虚实相间的手法生动再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宏伟场面;
第二部分“群英会丹阳”,采用油画场景展现邓小平、陈毅等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领导汇聚丹阳城的画面。
第三部分“运筹丹阳城”,将采用三维动漫、硅胶人像等手段重点展现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丹阳城、决胜大上海的恢弘历史画面,全面再现丹阳人民为解放接管上海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第四部分“决胜大上海”,将采用声光电、玻钢塑像等表现上海战役惊心动魄的战斗情形和解放军露宿街头的动人场景;
第五部分“不朽的丰碑”,将采用数码正投展示上海战役牺牲的丹阳籍烈士的光辉形象。
7, 万善公园
万善公园是市区东侧的一处集休闲、游乐、游览、观光为一体的胜地。这里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多次下塌休息的城霞阁旧址。万善公园的构筑,是以万善古塔为主题,配以万善城楼、浮屠胜境、御舫涟漪、凤谷鸣琴四大仿古景区而建成的观览园。万善古塔始建于1627年,塔高47.76米,为砖木混砌结构,外内7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迹,也是明清时代丹阳的最高建筑。万善城楼长280米,高9米,门楼12米高,古朴神韵,登高怀古,别有情致。浮屠胜境按明朝建筑风格配以古亭、曲廊、万善堂等建筑营造古景。御舫涟漪借寓乾隆御舟下江南之意,临水而建茶楼、画舫、长廊等建筑。凤谷鸣琴意在山水植物造景,梧桐、奇石、叠水、渡桥等配景,高低起伏,潭水清澈,飞瀑如练,景色宜人。
8, 丹阳市博物馆
丹阳市博物馆在万善公园西侧,是一栋仿古建筑。展出的文物品种丰富,数量很大,新近又重新调整,使展出文物由原来的176件(组)增加到250件(组)。在布局上,改变原先单纯的“中国通史”式陈列,而将二楼展厅调整为齐梁文化主题展厅,展出90件(组)六朝齐、梁时期的文物,其中有青瓷鸡首壶、虎子,六朝时期货币等。同时,一楼“中国通史”展厅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近年来在丹阳地方出土文物的数量,其中有许多文物是首次面世。在展出文物的同时,此次市博物馆还在墙面上增加了许多文物知识介绍。丹阳市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宋代石刻 “古墓石马”被安置到了该市博物馆大院内。这尊石马是前不久该市在对开发区长湾村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同时出土了一方完整的墓志,根据墓志记载,这是北宋追增户部尚书邵亢夫妇的墓葬,石马是北宋时期无疑。据悉,这尊石马是该市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宋墓石刻。
丹阳市古代墓葬曾遗留大量石刻,除了闻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外,目前遗留较多的是明代石刻,如原位于该市西门外杨家庄附近的明代尚书储懋墓石刻群等。为了保护这件珍贵的宋代文物,丹阳市文化部门组织专人将石马移至该市博物馆大院内,与明代尚书储懋墓石刻群安放在一起。
9, 高桥腰通山天王寺
腰通山天王寺,位于丹阳新桥镇腰通山,在高桥以南,北与嘉山隔九曲河相望。因其修建不久而“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不失为探奇览胜之地。
天王寺原名千华庵,俗称天花安,因猛将菩萨能保五谷丰登,年年吉祥,岁岁平安,故而设庙祭典。相传宋元年间,江南一带屡遭蝗灾,刘猛将军督兵灭蝗,为保黎民百姓免遭蝗灾,不幸被蝗食之,但保下了万顷庄稼,百姓为了永远纪念这位灭蝗英雄,便建庙祭之。
千华庵原址在新桥红五月牛皮峰,后因九曲河拓宽改道被拆。1994年选沿江公路边的腰通山重建,经过多次修缮,现已初具规模,建成了山门,天王殿,敬香亭,财神亭,寺内设置了天炉,大钟,大鼓等器物,有佛像数十尊,另外还有龙门桥,靠一靠不腰痛石板,另外在山腰上还建了巨形铁塔,在山最高峰建了顶宫,遥远望去,山顶上林木葱笼,怪石纵横,幽径暗藏。那古韵楼阁,飞檐画栋,尖耸佛塔,与断崖峭壁以及山下树丛中的屋宇飞檐相互掩映,气势恢宏,蕴含着浓郁的古镇寺庙文化特色,
寺内亭台楼阁布局紧凑,斗拱重叠,层层叠叠,相连成片,令人目不暇接。远远望去,天王寺就像一颗红色的明珠,镶嵌在断崖峭壁之中,使腰通山显得更加美丽。到了山顶俯瞰西北,一汪巨泽尽在眼底,这是长期开山取石后留下的洼坑,注入天水而成了美丽的湖泊,正是游客畅泳的好去处。
寺因山而幽,山因水而秀,水因人而丽。天王寺,这座突起在江南原野上的山寺,以其山秀水丽,寺幽人静而吸引着八方来客。一位诗人游了腰通山天王寺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腰通山美,美得深入骨髓;腰通山静,静得渗透心魂;腰通山淳,淳得温厚清新。在这里,你可以穿越都市的喧嚣与尘埃,放下心中的繁芜,投身大自然的怀抱,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享受这份难得的随性、朴实和阒寂。”这话一点也不过。
10, 水晶山风景区
水晶山坐落在我市东北郊、埤城境内,主峰海拔166米。又名经山,金牛山,即古彭山,因有异僧在此讲经得名,是我市的风景名胜绝佳处之一,古时曾有金牛洞、仙人石、牛鼻泉、讲经台等八景,史称经山八景,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可循之景只剩下了五处。近来,经山山脚下一片低洼地出现人造石林景观,为经山新添一景。这片低洼区以前是仙人石水库,后作电厂粉煤灰的储积池。残留下多根高大的垂直树立的输送管道,上面附着物上长出了各种各样的灌木野草,看上去像是一座座的尖耸的小山,有如桂林石林一般,成了秀丽诱人的大自然奇观,让人流连忘返。
沿着金牛山山道可拾阶而上,一路赏景,经过一个龙凤华表,就见一个石牌坊,上有“得大自在”四字,得大自在是指消除一切违缘障道、疾病、灾难,能令他人敬爱,得财增福,所求如愿,令世间和平,吉祥如意,其乐融融。
爬上山顶,有个亭子,上题“水晶山亭”。身处其中,休息、观景,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清新而自然。远处,烟雾缭绕,群山起伏,阡陌纵横连向远方;近处,湖水泛波、绿树绕峰,山体葱葱郁郁绵延盘亘。
埤城镇是丹阳的“生态名镇”,“白龙寺”正恢复重建;水晶山休闲区已建成体育公园,以水晶山为自然载体,整合了“山岗、清泉、古木、名刹”等特色资源,规划了水晶乐园、森林氧吧、健身步道、拓展训练等体育运动功能区。白龙寺生态园也已规划,该景点规划占地5000亩,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古白龙寺简介:
位于今埤城镇荒田村南,经山北麓。始建年代不详。初为彭山龙祠,宋嘉泰元年(1201年),帝赐额“显济庙”。寺内有龙池灵异,与山泉相通,终年不涸。时邑士戎姓买地170余亩建庙。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改名“白龙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十八年两次重建,敕赐“利济苍生”。原该寺3进1院,前进5大间,中进3大间,两侧为四大金刚塑像,中间为如来佛像;后进5间,中有龙王殿,殿梁悬3匾,两侧置有钟、鼓,鼓径4尺许。白龙寺池置于院中央,池围筑墙,墙中砌有石碑3块。
在寺门前建有过街蓬,供过往行客小憩。民国31年(1942年)寺宇大部被日军拆除。解放后仅存后进及白龙池。1979年寺宇被全部拆除,改建小学,今存寺池,已用大理石护栏圈起。
古崇教寺简介:
初名经山院,俗称经山寺。位于今埤城镇,始建于东晋咸康年间。唐时重建,宋治平二年(1065年)帝赐额“崇教寺”。明永乐时重修,有寺舍百余楹。清末时,寺舍倾圮,仅存偏屋数间。旧时,此处为古邑名胜之地,其胜景有菩提井、方竹林、晋杏、金牛沿、仙人石、衲衣石、牛鼻泉、讲经台等。今菩提井、金牛洞、牛鼻泉等尚存。
11, 夏墅大同寺
大同寺又名大同庵、同林寺,位于胡桥夏墅村南300米处,座西朝东,距丹阳城9公里。西晋太康初始建,元朝延佑(1317年)重建,改名为大同古寺。旧时寺院内有井三,即西来泉、南斗井、北斗井。寺后有五层的爪发塔、放生池等。民国时共有3进,第一进3开间,塑有四大金刚;第二进3开间,为大雄宝殿,塑有释加牟尼、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第三进5开间,塑有地藏王菩萨、观音菩萨和十殿阎王以及阴间的上刀山、下油锅等情景。寺院的后院空地上,原有一棵约有三个人才能合抱的银杏树,树龄足有六百年以上,高约二十米左右,每年可产优质白果三四百斤。此外,寺院中的大雄宝殿前还有一只大鼓和一个一吨多重的古钟,钟鼓专供寺内和尚诵经念佛。另在大殿北边还有偏房,约有宇舍18间。
古寺在历史上曾遭受不少灾难,多次被毁坏,不过屡毁屡修,香火照样延存至今。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清代,寺内有和尚百名之众,每当中午放工回来,都把劳动工具整整齐齐摆放在寺院大门外墙旁,由于强烈的阳光照得铁器工具特别亮,一队清兵路过寺前的一条大路时,忽见对面大同古寺门前摆放着大量的“兵器”,以为寺内和尚要“造反”,便前来围剿,寺内和尚被迫拿起工具进行抵抗,不少和尚被杀或被俘,押解入牢,寺庙的房屋也遭清兵焚毁殆尽。然其影响深远,若些年后,古寺又修复了,只是规模逊色了些。
上世纪五十年代,古寺又一次出现危机,庙产分给僧人与农民居住,后逐步被拆毁,庙内塑像和器物也在历次运动中全部被损毁,只存1井,曰北斗井。
2003年,在夏墅村一些热心人士和众善男信女的努力下,多方筹集资金,逐渐重建古寺殿宇建筑,目前已恢复了原有的规模。现寺院大门上方雕刻着“大同古寺”4字。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大同寺的庙会,进香拜佛之人络绎不绝。传说这日是地藏王的生日。地藏王是地府的幽灵教主,是地府的主裁者,据说他是从大同寺经马迹山到安徽九华山出家成真果得道的。
由于大同寺东邻凤凰湖畔的天地石刻园,其旅游价值日益凸显,只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前景可瞻,极有可能成为丹阳旅游的热门景点。
12,九曲河水利枢纽---省级水利风景区AA
2008年经省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审议,丹阳市九曲河枢纽风景区被批准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九曲河水利枢纽位于丹阳市后巷镇和新桥镇交界的九曲河上,工程于2002年1月正式开工,2007年8月通过省厅组织的竣工验收,是镇江水利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总投资近1.53亿元,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水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使九曲河成为内联湖西、外通长江的黄金水道。目前,工程已成为丹阳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和群众喜进乐往的休闲景区,管理区内芳草如茵、绿树成荫,景区建设规划分为工程和江滩风光两个景区。
龙祠泉源保护区需要门票吗
需要。
龙祠泉源保护区截止到2022年8月11日,进入景区需要门票,而且不便宜,因为景区就是旅游经济,就是扶贫或者创收,当地人依赖门票经济,靠门票赚钱。
龙祠泉源保护区是是山西省著名的岩溶大泉,也是临汾市重要的风景保护区,是临汾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地,位于临汾迎宾大道西南角。
关于龙祠旅游景点和龙祠旅游景点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